想必大家都喝过。
炎炎夏日,
来上一碗清凉解暑的冰镇绿豆汤,
顿时会感觉汗消热解,浑身爽快。
可别小看这碗绿豆汤,
它可藏着大学问!
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夏天喝绿豆汤不仅止渴解暑,还可以补充出汗后流失的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特别适合夏季出汗后饮用。此外,因为绿豆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
不过,如果你的绿豆汤里只放绿豆这一种料,可就out啦!给你的绿豆汤加点料,功效也会增加不少哦!绿豆汤多加一物,如虎添翼功效足。
1. 加薄荷——清咽利喉
2. 加陈皮——健脾助消化
3. 加红枣——健脾补血
4. 加海带——能防痱子
5. 加金银花——防中暑
古人和古籍是如何记载绿豆功效的?
药王孙思邈说绿豆具有"治寒热、热中,止泄痢、卒澼,利小便胀满"的功能;
孟诜写道:"研煮汁饮,治消渴,又去浮风,益气力,润皮肉。";
《日华子本草》中说绿豆:"益气,除热毒风,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
《开宝本草》中说绿豆:"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纲目》中说绿豆:"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厚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治痘毒,利肿胀。"
《本草汇言》中说绿豆:"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
《本草述》中说绿豆:"治痰喘及齁蛤。"
《本经逢原》中说绿豆:"明目。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
《会约医镜》中说绿豆:"清火清痰,疗痈肿痘烂。"
注意注意!这些人不适合喝绿豆汤
01 体寒者
喝绿豆汤能预防中暑,但寒凉体质者,不适合喝。寒凉体质的人,表现为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诸如腹泻(严重的话引起脱水),气血停滞引起的关节肌肉酸痛,胃寒及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02 老人、儿童、体虚者
因为绿豆中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多,大分子蛋白质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小分子肽、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这类人的肠胃消化功能较差,容易因消化不良导致腹泻。
03 服药者
绿豆的解毒作用源于绿豆蛋白等成分可与有机磷、重金属结合成沉淀物。然而,这些解毒成分也会与药物的相关成分反应,从而降低药效。
关于“绿汤”和“红汤”
01 绿汤
从解暑清热的角度来说,绿色的绿豆汤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而绿豆汤之所以会变红色,其原理是因为绿豆皮中富含多酚类物质,主要是类黄酮。经过熬煮的绿豆,皮中多酚类物质会溶解在绿豆汤中,在氧气作用下,会逐渐发生氧化而变色。
02 红汤
虽然说红汤是由绿汤氧化而来,但这并不是说煮成红色就不能喝了。
总的来说,除了在“解暑”能力上的一些差异,两种颜色的绿豆汤营养区别并不是特别大。除了绿豆汤,煮好的豆子也不要浪费哦~
《本草经解》指出绿豆皮也具有一定的功效:“用之勿去皮,令人小壅”,因此,建议大家把汤里的豆和皮一起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