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是人体骨骼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它不但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支撑,而且在脊柱里面还容纳了非常多的神经。一旦脊柱出现了问题,哪怕是很小很小的问题,对于人体来说都是非常严重,甚至是致命的。所以,时时刻刻关注并且关爱我们的脊柱是非常有必要的。
6月7日,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颈肩腰腿疼中心王鹏主任和魏玲护士长做客《健康新郑州》,和我们聊一聊这些与脊柱相关的疾病。
(视频播出时间:郑州电视台五频道,每周日首播20:00,每周一重播,8:55,11:45,17:05。)
《健康新郑州》专家面对面
什么是脊柱相关性疾病?
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症状外,还伴有脑神经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疾病。脊柱与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它不单引起颈肩痛和腰背痛,还与许多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它未必是这些疾病的唯一原因,但也可以视作这类疾病的帮凶。医学上称这些和脊柱有关的疾病为“脊柱相关性疾病”。
脊柱相关性疾病最常见的有哪些疾病?
这类疾病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形态结构性疾病,第二种是信息传导方面的病,第三种是心理、精神方面的病。当脊柱因各种原因发生退化时,脊柱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的力学关系失衡,便引起各种症状,它不仅涉及大家所熟悉的颈、肩、腰、腿痛,如:落枕、颈椎病,腰间盘突岀、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骨质增生等,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50多种病证,如:头痛、头晕、耳鸣、椎动脉供血不足、头昏、视力障碍、咽部异物感、脑震等。
今天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胸椎小关节紊乱和骨盆旋移,这四种比较常见的脊柱关节病。
引起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最常见病因及表现?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等),并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颈椎是脊柱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因此,自出生后,随着人体的发育、生长与成熟,由于不断地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而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尤其是颈椎间盘,不仅退变过程开始较早,且是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部位组织退变的重要因素。如果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则更易发生脊髓型颈椎病。
【临床常见以下类型:】
1.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后可以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枕部或颈肩部疼痛或麻木,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并向上肢及手指放射传导,可以伴有针刺样或过电样串麻感,当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或用力稍大时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同时也可以有上肢肌肉萎缩、发沉、酸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现象,在夜间颈肩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厉害,甚至翻来覆去睡不着。
2.脊髓型颈椎病:由于颈脊髓受到刺激、压迫或者脊髓的动脉血管受到刺激压迫后,使脊髓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脊髓的功能障碍,可以出现脊髓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四肢麻木、无力、僵硬、活动不灵活、行走踩棉花感、甚至四肢瘫痪,胸部或腹部的束带感觉,大小便困难或失禁等。
3.交感型颈椎病: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可以出现交感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或者偏头痛、头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楚、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者缩小、眼睛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头颈部以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也可为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等复杂的表现。
4.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颈部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可以出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突发性弱视或者失明、复视等,但在短期内可以恢复,可以出现猝然摔倒等表现。而这些症状大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时或者屈伸时发生。
5、混合型:以上两种类型都有。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它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岀或脱岀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以腰腿部疼痛或放射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发病的阶段多为L4/5、L5/S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首先他是有腰痛;第二个是由于腰痛导致的腰部活动和功能受到影响,或者说障碍;第三,有下肢的放射性的疼痛,还有下肢的麻木;第四个是小腿皮肤的温度或者是感觉减退;第五个是肌腱反射会减弱或者消失,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肌肉萎缩,这是他临床表现的一个特点和规律。当然有些腰椎间盘突出了以后,病情严重,如果突出压迫了马尾神经,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除了腰痛、腰部活动障碍、下肢放射性疼痛、小腿感觉减退、肌腱反射减弱、严重可至大小便失禁以外,患者的舌象和脉象也有典型的表现。
(三)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俗称“岔气”)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失衡和小关节滑膜嵌顿。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均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脊柱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形成了脊柱相关疾患的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基础。
如:椎间盘退变,体积减少、间隙逐渐变窄;脊椎周围的软组织逐渐的相对的改变为松弛和韧性下降状态;由于脊椎周围软组织松弛,椎体与椎体之间,上、下小关节之间发生了失稳(不稳定);当在某种体位或轻微外力,甚至发生外伤时,就发生了关节错缝、筋岀槽、软骨损伤、髓核碎裂、纤维环和韧带的披伤、撕裂、小关节的损伤等等病理变化;由于椎体之间的失稳,发生了小到错缝(X线片不能显示),大到椎体移位甚至滑脱X线片可见),可以滑移向任何一个方位以致脊椎后关节也发生了错缝;椎体的移位滑脱,足以损伤椎间盘的软骨板及纤维环。
胸椎小关节发生紊乱的常见原因:
1、急性外伤
有明显的外伤史,多因持物扭转或撞击,使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导致关节滑膜、韧带、神经、血管等受到嵌顿挤压、牵拉等刺激,发生紊乱,并反射地引起肌肉痉挛等。
2、慢性劳损
1)由于胸椎间盘退变变薄,椎间隙变窄,胸椎后关州的关节囊,韧带松弛,而使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2)长期在不协调姿势下工作、学习,使脊背部软组织经常处于过度收缩、牵拉、扭转,而发生慢性劳损。由于这些软组织的紧张,痉挛等外平衡的不协调,促使内平衡不协调,而致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3)外伤后未经及时治疗,风寒湿邪侵入脊背部的经络、肌肉,致肌肉痉挛,气滞血瘀,日久胸脊椎的内外平衡失调,后关节发生错位。
由于局部遭受外力因素或长期伏案工作,或随年龄增长发生退行性改变,关节周围的韧带松驰,关节产生不稳定,使此类微动关节发生解剖位置改变,关节交锁在不正常或扭转的位置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临床症状:
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呼吸运动中,胸椎小关节(后关节)活动范围很小,但挤压或用力不当的扭挫伤,甚至咳嗽、打喷嚏等也可引起关节错位。典型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小关节在突然错位时的“咯嗤”声响,轻者发生关节劳损,表现错位节段局部明显疼痛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气”,牵掣颈肩作痛,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难,以及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呈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体位多为前倾位,不能随意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凸隆起或凹陷等。
(四)骨盆旋移
由于骨盆是脊柱的底座,是由两下肢支撑着,故在日常生活中因各种站姿或坐姿不良都会造成骨盆的倾斜或旋转移位,这种旋转式移位我们简称为骨盆旋移。当然,骨盆旋移也有先天性的,即出生分娩的时候,在母亲的产道里落下的骨盆旋转移位。
有骨盆旋移者,一般在第4~5腰椎和骶骨至髂后上棘处,可触及紧张肌肉和突起的骨性物,多由骶髂关节错位或腰突症或腰椎后关节错位所致。
表现为:腿有长短,且多有内旋或外旋;臀部和大腿后方或侧方肌肉紧张;腰易酸痛,类似腰肌劳损。腰背部疼痛最为有关的是骨盆倾斜会影响骨盆平衡的肌肉有三大群,第一群为腹部肌群与腰背肌群,第二群为骨盆与大腿之间的髂腰肌及臀肌,第三群是脊椎两侧连接骨盆的腰方肌。
这些肌群都是支撑腰椎骨不可或缺的关键,扮演着既相互抗衡以维持平衡,又相互扶持以减少局部压力的双重角色。其中的平衡状态容易因个人不良姿势、动作不当的用力模式而受到破坏,一旦相互抗衡的肌肉出现不平衡状态,骨盆倾斜就发生了,腰背部疼痛也就难以避免了。
>>>>
期待已久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的护理精髓到底是什么?
中医治病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施护它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辨证施护的基本特点:
相同的症状由于引起疾病原因(机体自身、地区、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感冒,因发病季节、致病因素不同可表现风寒证和风热证,只有把风寒症和风热证辨别清楚才能正确施护。咱都知道在这个抗击“冠状肺炎”疫情的时候,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但是这个治疗和用药是有讲究的,各个地区之间的用药是不同的,同样诊断都是“冠状肺炎”的两个人用药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咱们之前说的辨证论治,辩证施护。
>>>>
健康的人群如何预防颈椎病?
避免长时间低头劳作,伏案工作时,每隔1~2小时,活动颈部,如仰头或将头枕靠在椅背上或转动头部。座椅高度要适中,以端坐时双脚刚能触及地面为宜。避免长时间半躺在床头,曲颈斜枕看电视、看书。
睡眠时应保持头颈部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曲,枕头长度要过肩,高度为握拳高度(平卧后),枕头的颈部稍高于头部,避免颈部悬空。注意颈部保暖,防风寒湿邪侵袭。如开车、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或扶好扶手,防止急刹车颈部受伤等,避免头部猛烈扭转。
>>>>
健康的人群如何预防腰椎病?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做好腰部保护,尽量不弯腰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另外注意对腰部的保健,提倡坐硬板凳,宜卧硬板床。工作时要腰部姿势正确,防止过度疲劳,同时还要防止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
>>>>
在饮食上有没有讲究呢?
日常饮食应以滋补肝肾壮筋骨为主,比如肝属木,主疏泄、主藏血,与之相对应的是青色,青色的食品如白菜、包菜、菠菜等;肾属水,主骨生髓、主藏精,与之相对应的黑色,黑色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香菇、桂圆等。日常应以这些食物为主。
>>>>
听说医院开通了“互联网+网约护士”服务,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互联网+网约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慢性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护理上门服务。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专业安全规范贴心的“互联网+护理服务”。
>>>>
如果大家有需要,是怎么下单的呢?
关注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网约护士”,填写服务地址服务对象信息,提交订单等候护士上门服务。为保证服务的时效性,建议提前两天预约。
目前开展的网约项目:火龙罐、砭法刮痧、留罐走罐、艾灸、穴位贴敷、督脉灸、脐灸、小儿推拿、开天门、更换胃管、中药灌肠、尿管及维护,普通换药、雾化,经皮黄疸测试、新生儿护理,PICC维护、胰岛素注射指导,更换气管套管,产后催乳,积乳疏通,静脉采血,会阴护理,血糖监测,更换引流袋,冬病夏治。
>>>>
最后带大家了解一下“互联网+网约护士”这种新的护理服务模式,请大家观看视频。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已于4月26日发起“抗疫英雄公益骨健康计划”,为抗疫英雄和家属们免费提供骨病治疗活动。将免费享受专属中医治疗项目;建立专属电子骨病档案;免费获赠影像学检查一次;骨密度检查;节假日不休,全天候服务等。这些活动将持续到9月30日,平时没有时间来院就诊的上班族、学生族、外地患者可以利用五一假期时间直接来院检查,为您免费送健康。
向下箭头分割线GIF动态
精彩继续,敬请关注!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和郑州电视台充分利用微信、移动客户端及视频等媒体方式,将继续联合打造这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专题节目,坚决响应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践行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颈肩腰腿疼中心简介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颈肩腰腿疼中心成立于2020年1月。是河南省中医特色专科、郑州市中医重点专科,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全国中医学流派石氏伤科流派传承工作室郑州工作站,中国民间组织国家交流促进会常委单位。下设四个病区,开设床位160张,医技护人员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6人!
本中心诊治范围: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筋膜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滑膜炎、硬皮病等。本中心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辨证施治、辩证施护,对此类疾病疗效显著。
专家简介
王鹏,中共党员,颈肩腰腿疼中心主任,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空军总医院中西医结合正骨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博采众长,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与创新,擅长运用手法(非手术)治疗疑难性颈椎病,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峡部裂、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寰枢关节半脱位,颈、胸腰椎关节紊乱症、脊柱侧弯、骨盆旋移症等脊柱软伤类疾病。
魏玲,颈肩腰腿疼中心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2006年来院工作至今,在我院从事护理工作14年,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绩优员工,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