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股骨头坏死”这个病症的大名,而且很多人也知道,造成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是过量的激素、酒精以及外伤。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过量的激素会造成股骨头坏死吗?为什么这些过量的激素往往会造成股骨头的坏死而不是其他部位呢?激素和人体,尤其是股骨头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近日,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骨坏死中心骨关节四病区吕景涛主任和翟爱欢护士长做客《健康新郑州》,和我们聊一聊激素和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
(视频播出时间:郑州电视台五频道,每周日首播20:00,每周一重播,8:55,11:45,17:05。)
《健康新郑州》专家面对面
激素概念:激素(Hormone)音译为荷尔蒙。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肌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由于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如SARS、败血症等,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糖皮质激素药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抗免疫和抗发热(退热)等作用,在临床上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激素药也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即同时也有极为严重、甚至是致命的副作用。
如大剂量激素可出现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痤疮、多毛等类柯兴综合征表现),代谢紊乱(激素性糖尿病、高血压病,负氮平衡,水电解质紊乱),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继发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精神异常、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激素为什么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激素在体内长期蓄积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血脂增高,脂肪栓塞,脂肪肝,造成骨的微细血管阻塞,缺血,骨质合成减少,钙吸收障碍,骨质疏松及微细骨折的积累,最后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最短有7天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使用激素后发病时间不一,有使用激素后不到2个月就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报道。西医对于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无能为力,副作用不可避免,对于长期运用激素并且激素不能停的慢性疾病,成为髋关节置换、保髋手术的禁忌。
>>>>
是不是所有的激素都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一般来讲并不是所有激素都会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产生的,只有肾上腺类、糖皮质类激素会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产生,如果激素使用不当,肾上腺激素和糖皮质类激素就会导致人体脂肪代谢和钙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血管栓塞和骨质疏松,最终使股骨头失去血液营养而坏死。据统计,肾上腺糖皮质类激素,比如地塞米松,3天用量超过60毫克就会导致股骨头坏死。
>>>>
是不是只要用激素都会因起股骨头坏死?
不是的,小剂量激素短期内运用不会引起股骨头坏死;如高热患者运用激素有明显的抑制炎性作用。糖皮质激素药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抗免疫和抗发热(退热)等作用,在临床上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只要合理的、规范的运用激素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
>>>>
有些患者朋友,离不开激素药,大夫交代不能停用激素药怎么办?
前期的预防,过早的干预;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稳定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运用激素治疗,西医治疗会在运用激素之前大夫会配合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来过早干预,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
我院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对激素的副作用,有没有好的办法如何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中医药优势突出:对于西医病因学不明、治疗方法,不明的情况下,如何治疗。中医药发挥重要优势,因为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中医药具有丰富的干预激素副作用经验,糖皮质激素为阳刚之品,大量皮质激素长期应用,阴亏虚,当撤减激素时,肾阳又因失去纯阳之品的助养而导致肾阳虚衰。
中医认为,肾乃水火之脏,为五脏阴阳之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糖皮质激素为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看成为纯阳之性,胜耗阴,影响阴精内敛、不能发挥其滋养作用而造成肾阴虚,结果大剂量激素冲击阶段易出现阴虚火旺证。
阴虚火旺证:表现为食欲亢进、面赤身热、心烦少寐、兴奋激动、盗汗、多毛、痤疮、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一派阴虚火旺之象。
气阴两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肢疲神倦,少气懒言,面色白,畏寒肢冷,纳差,舌苔白,脉沉细等。
因激素用量减少,肾阳失去助养,临床上出现由阴虚向阳虚逐渐转化,表现为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或纯阳虚证。常见面色苍、肢体疲倦、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头晕耳鸣等。
诱导缓解阶段:大剂量使用激素时,患者常有阴虚火旺表现,在滋阴益肾方药基础上加滋阴降火汤。药如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女贞子、枸杞子、旱莲草、麦冬、生地、元参、鳖甲。
激素减量阶段:病人会出现肾阳虚、气虚表现,此时需用温补肾阳药物,酌加补益气血药物,药如熟地、菟丝子、肉苁蓉、仙灵脾、补骨脂、当归、党参、黄芪、白术。
小剂量激素维持阶段:配以益气、补肾健脾中药,方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菟丝子、枸杞子、山萸肉、肉苁蓉、补骨脂。一方面从感染、高血压病、神经症状、库欣症状、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观察激素副作用。
我院正在参与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激素型股骨头坏死。
>>>>
激素型股骨头坏死如何从食疗方面进行调护?
1、阴虚火旺:表现为食欲亢进、面赤身热、心烦少寐、兴奋激动、盗汗、多毛、痤疮、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一派阴虚火旺之象。(滋阴益肾、降火)
我们将食物从性味上加以辨别,中医里讲肾对应的的是黑色的食物。
黑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抗衰老、降血压有良好的功效,且黑豆所含的丰富粗纤维可助于消化,防止便秘。黑豆性味甘,有活血、清热解毒、滋阴益肾等功效。桑葚功效,能补肝肾之阴。《本草经疏》说,桑葚“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银耳是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鸭肉、甲鱼,能滋阴凉血,为清补佳品,当归春笋乌鸡汤、黑豆莲藕排骨汤、黑豆雪梨汤等
2、气阴两虚:常见面色苍白、肢体疲倦、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头晕耳鸣等。(温补肾阳、补益气血)
糯米、玉米、韭菜、胡萝卜、大枣、荔枝、核桃、花生、栗子、樱桃、石榴、桔子、桃、羊肉、草鱼。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
阳虚者平时要少食或不食生冷黏腻、性寒类食物,忌食生冷瓜果及冰镇冷饮,忌食鸭肉、鸭血、鸭蛋、兔肉、甲鱼、阿胶、金银花、菊花、西瓜、生藕、苦瓜等性寒滋阴之品。
韭菜炒虾仁、当归生姜炖羊肉、大枣枸杞茶、生姜黄芪红枣茶等。
>>>>
温馨提醒:
激素药物要慎用,得了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在临床中遇见过的因为皮肤轻度过敏,长期服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还有因为想要增肥,个人从百度得知服用强的松可以增肥最终导致骨坏死的,最终本人后悔不已,得不偿失。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要控制疾病进展需要服用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在这里也提醒大家早期的骨坏死保守治疗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股骨头防止塌陷,减轻身体负重是关键,我科室成功治疗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成功案例,请不要悲观,积极面对。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已于4月26日发起“抗疫英雄公益骨健康计划”,为抗疫英雄和家属们免费提供骨病治疗活动。将免费享受专属中医治疗项目;建立专属电子骨病档案;免费获赠影像学检查一次;骨密度检查;节假日不休,全天候服务等。这些活动将持续到9月30日,平时没有时间来院就诊的上班族、学生族、外地患者可以利用五一假期时间直接来院检查,为您免费送健康。
向下箭头分割线GIF动态
精彩继续,敬请关注!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和郑州电视台充分利用微信、移动客户端及视频等媒体方式,将继续联合打造这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专题节目,坚决响应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践行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骨坏死中心简介
骨坏死中心医护团队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骨坏死中心成立于2020年1月,分为小儿骨坏死病区,纯中医保守治疗病区,中西医保守治疗病区,高端病区。是河南省、郑州市骨坏死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病医院重点特色专科,中国民间组织国家交流促进会常委单位。下设四个病区,开设床位300张,拥有专家团队10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1人,研究生2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37名,护士14名。
本中心同时治疗肱骨头坏死、足距骨坏死、手舟骨、月骨、全身多发骨坏死骨、骨梗死等,对于髋关节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骨髓水肿综合征、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疗效显著。
专家简介
吕景涛,主治医师/骨关节四病区副主任。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股骨头坏死及风湿病的研究治疗10余年,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多篇,2013年曾在河南省中医骨干培训班学习;先后进修于陕西省中医研究院、河南省中医院,从事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皮肌炎、垂体瘤等各种激素型股骨头坏死研究)、儿童型股骨头坏死、扁平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酒精型股骨头坏死及各种疑难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骨病的研究与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与方法,得到患者一直好评和同行的认可!
翟爱欢,现任骨关节四病区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在此期间,工作踏实,虚心好学,不断进取,具有高度责任心,多次被评为先进员工和星级护士称号,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及护理专业技能,执行力强,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换位思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的理念,激发科室员工凝聚力,擅长髋关节病的疼痛护理。曾在河南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多次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