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是接触病人种类最复杂的科室,接诊过程中醉酒患者是急诊人遇到最多的——此病称为“酒精中毒”。今天恰逢元旦佳节,翻看朋友圈,庆祝的首选方式当然还是聚餐聚餐聚餐,人生得一知己难,把酒言欢对空盏。然而,每逢佳节总醉人啊!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存在着,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人们利用酒来促进友谊,借酒来抒发情感。那么喝酒到底对身体健康是好还是坏呢?
白酒具有畅通血脉、散瘀活血,祛风散寒的作用,也能扩张血管,缓解疲劳促进消化吸收。可见适量饮酒确实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所以,“喝酒活血化瘀”这也成了爱喝人士的挡箭牌。
其实还有更多坏处往往容易被人忽略。酒精会使肝脏负担加重,使转氨酶升高,大量的喝酒还可以导致酒精性肝中毒、酒精性肝损害,而大量的乙醇超过肝脏的代谢负荷会出现酒精中毒现象。长期喝酒对血管有慢性的损伤,可使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方面的风险加重,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加重。
当然有时醉酒确实无法避免,那么对于醉酒者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01
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西瓜之类的水果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然后要安排其卧床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如果患者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躁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02
民间有以醋解酒的做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醋酸在胃酸(HCl)的催化下与酒精结合成酯,所以可能解去胃内残酒的后劲。但效果并不十分可靠,因为这种化学反应是可逆的,而且不少中年以上的人胃酸甚少。此外,米醋和白醋对胃粘膜刺激过大,可以引起化学性胃炎。所以,若要用醋,也必须稀释一下,用量也不要过多。
03
空腹饮酒常在饮后不久就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脉搏细速,常被人误认为酒醉,其实主要是血糖骤降所致。空腹时,酒精在胃肠道迅速吸收,而且在体内氧化并产生能量远比葡萄糖容易,从而抑制了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减少了血糖的补充。所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给糖开水口服,同时要保暖和卧床。重者应送医院。
04
饮酒后出现昏迷的要送医院抢救,因为此时血液内酒精含量已经颇高,若不洗胃、输液,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这里要介绍一些有关昏迷的知识。按照患者的反应程度,昏迷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和深昏迷。大多数人不知道睡眠与浅昏迷的区别。睡眠时,人体有自主运动(如翻身、屈腿等动作),对周围事物和对光、声刺激能作出反应。在浅昏迷时,尽管咳嗽、吞咽和瞳孔反射等均可存在,但患者没有自主运动,而且对光与声音的刺激以及周围的事物不能作出反应。一旦发现在饮酒后出现浅昏迷,就应即送医院抢救,因为此时所需的处理已超出人们互救能力之外,而且患者是否可能向深昏迷发展尚不可测。
急诊科提醒您:
劝君少喝酒,此物不解愁。醉后吐污垢,更添几分愁。
供稿:急诊科朱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