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科普
督脉一通,筋骨重生
发布时间:2025-06-24 浏览次数:103 来源: 预约咨询
1、什么是督脉灸?
督脉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阳脉之海”,它贯穿脊柱,起着总督一身阳气的重要作用。督脉灸,又名“长蛇灸”“铺灸”,是极具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施灸时沿着脊柱铺敷药物,借助艾火之力,将药力渗透至骨髓深处,专门针对骨寒髓冷、经络瘀阻等病症进行治疗,堪称骨科康复领域的“绿色手术刀” 。这种疗法集“经络刺激、药力渗透、艾灸温补”三重功效于一体,因而被誉为“灸中之王”。
2、为什么三伏天最适合督脉灸?
▶ 中医理论支撑
《针灸大成》强调:“夏灸督脉,可解积年骨痹”,也正是“借天时,破沉寒”最好时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毛孔开泄,此时施灸:
✅ 温阳效力翻倍:艾热与药力更易渗透,深层驱散寒湿
✅ 冬病夏治黄金期:对冬季高发的哮喘、关节炎、怕冷症效果尤佳
✅ “ 以热引热 ”:借暑夏外热引体内寒邪外出,事半功倍
▶ 现代医学佐证
高温促进皮肤渗透率提升3-5倍,药效成分吸收率显著增加!
3、四大核心作用
温肾壮阳 → 改善手脚冰凉、夜尿频繁、腰膝酸软
散寒除湿 → 缓解关节冷痛、腹部怕凉、虚寒型腹泻
通督止痛 → 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
增强免疫 → 调节亚健康、易感冒、慢性疲劳综合征
4、适合人群:
虚寒体质者:畏寒怕风、喜喝热水、舌淡苔白
骨关节病患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炎(遇冷加重)
妇科问题:痛经(小腹凉痛)、宫寒
亚健康调理:免疫力低下、易疲劳、失眠多梦
5、禁忌人群(重要!)
❌ 高热、实热证(如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 皮肤破损/感染/严重过敏
❌ 妊娠期、月经量过多者
❌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患者
❌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皮肤感觉迟钝者慎用)
6、治疗周期与频次
阶段 频次建议 疗程周期 说明
三伏强化期 每伏灸1-2次 初伏至末伏 全年驱寒最佳窗口期
慢性调理期 每周1次 4-6周 症状缓解后巩固疗效
预防保健期 每月1-2次 长期坚持 改善体质,预防冬季复发
护士温馨提示:
> 1. 每次灸疗约60分钟,灸后需避风保暖4小时;
> 2. 治疗后饮温姜枣茶,忌食冷饮;
> 3. 局部出现红晕、微汗属正常反应,大水泡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骨关节四科——督脉灸特色
辨证施药:中医师根据体质定制中药粉(如寒重加肉桂,瘀血加当归)
三重防护:新鲜姜泥屏障+红外温度监控+护士全程守护,杜绝烫伤
舒适体验:专用俯卧灸床,缓解长时间俯卧不适
即刻预约三伏灸,为健康“督”存阳气!
预约电话:翟护士 13613852955
治疗地点:住院部西二楼 骨关节四病区
供稿:骨关节四科 翟爱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