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在中医护理的过程中,穴位保健为患者的健康带来诸多益处,接下来给大家整理一些常见的保健穴位,方便、简单、易学只需按照下面方法做起来……
穴位是人体经络上的特殊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则是经络上的关键节点。当经络不通畅时,人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而通过按摩、艾灸、针刺等方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
一、常见的保健穴位及功效
1.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健穴位,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等作用。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胃痛、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涌泉穴
位置: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功效: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位,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等作用。按摩涌泉穴可以补肾固精,增强体质,对于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合谷穴是一个万能穴位,有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牙痛、咽喉肿痛、感冒发热等症状,对于面部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内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等作用。按摩内关穴可以缓解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呕吐等症状,对于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穴位保健按摩手法
用手指轻轻按压穴位,每次按压 3-5 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按摩可以促进穴位的气血流通,增强穴位的保健作用。
三、注意事项
1. 穴位保健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按摩穴位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
3. 穴位保健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患有疾病,应及时就医。
总之,中医穴位保健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保健方法。通过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保健穴位及保健方法,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自我保健,为自己的健康加油助力。让我们一起开启中医穴位保健的密码,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供稿:骨关节四科 翟爱欢
上一篇踝泵运动,你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