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快来!听她讲述时代“好故事”!
数数来到医院已有八年光阴,我曾经刚毕业就在电视台实习做记者,接着带着憧憬和梦想踏入了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工作。刚刚拿到这份医药卫生报颁发的“2020年度优秀通讯员”的荣誉时,心里还会有莫名的悸动!原来能实现人生理想深处的地方是来自自己的工作岗位。
但无论是实习时的新闻记者,还是医院宣传,其本质上是“用每一句朴实的话,都在讲述着一个有温度的故事”。或许我们记不得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但这种久违的感动分外温暖。而我一直坚信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分量,都让人动容;每一句话,都曾记在心里,再看还是热泪盈眶。
现在我所在的部门是社会服务部,宣传科又是医院诸多行政职能部门中的一个。我们的核心职责,用我们郭院长的话说,就是“讲好医院故事,是医院文化落地的具体展现”。医院里发生的每个动人故事、情感细节,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能够触动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引发人们对社会、对生命、对很多事情的思考。同时,医院故事也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一个部分。尤其当下卫生领域的很多改革正在进行中,需要让社会知道医院、医务人员为了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做了哪些工作。
当然,除了我们,还有很多人都是骨伤人故事的讲述者。只不过是他们更有发言权......
就像“陪”我时间比陪家人都久的小伙伴
单单是今年,我们宣传部的小伙伴们经过积极争取,拿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第七批正式成员;在2020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赛比赛中,协助我院朱含深,肖天齐,高雅慧荣得全国百强!曹玉宁荣获“最具情怀奖”,同时我院获“最佳组织奖”多项荣誉;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联合国内多家媒体举办的“向奋斗者致敬”健康主题摄影大赛,宣传部的赵悦,杜嘉伟两位小伙伴分别获得摄影类二等奖,视频类风尚奖,这是对优秀骨伤人的褒奖和肯定;此外,在第二届中国“人文建设品牌医院、品牌团队、风尚案例、风尚个人、杰出人物”推选活动结果公布。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骨关节二科从百余家符合该项推选条件的医院科室团队中脱颖而出,揽获“第二届人文创新团队”大奖!这些荣誉是社会各界对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形象亲和力、文化感染力、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的肯定。

我们逐步开展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抖音,也帮助临床科室陆续开了一些新的栏目,比如脊柱科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栏目,骨坏死中心也用快手记录着他们自己的故事等等。
针对疫情期间,我们宣传部的小伙伴一直陪着临床一线在郑州“南大门”卡点到凌晨,收集素材拍摄视频,把群众关心的,群众想要的用新媒体的方式展现到大众面前。除此之外,我们也坚持为民众提供科普直播,院长亲自率队上阵,抗击疫情、爱心捐助、直播义诊。
为了更好的传播医疗行业正能量、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我们不断扩大宣传力量,由来自临床一线的名医护人员、中层管理干部与宣传部小编们共同组成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新媒体宣传团队,协助直播开展《骨病大讲堂》等,以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姿态,共同提升医院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宣传部还见证了骨坏死中心和微创中心承办的2020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保髋诊疗股骨头坏死新进展学习班》,通过网络直播形式开展,线上观看人次高达11.87万,提高骨科界的学术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也让全国同仁都能听到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的声音。
我们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内涵越来越丰富。当然,我们常常也会因为讨论一个标题“绞尽脑汁”,新颖,烧脑,成了我们编辑小组的关键词,从价值维度对我有用,到情感维度引起共鸣,换位思考,用户思维,提炼出受众关心的点,转化为受众喜欢的形式。
我的每个宣传小伙伴都要像孙悟空拥有“七十二变”,一专多能,也是职责所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信仰从来不是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初心从来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靠具体行动来体现。
就像那些怀着赤子之心的同仁们一样
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超强的寒潮又汹汹来袭,疫情防控一线,又有无数的记者朋友们、志愿者们,默默地贡献着他们的力量。很多媒体记者朋友们,和我已经多年的战友,同仁,他们大多是做健康类媒体或专业栏目的记者。他们用手中的笔去记录这感人的瞬间、他们直面困难、真实记录、传递正能量,用笔、话筒、相机,展现记者的责任、担当、奉献。
今年,我们医务科主任胡建庚获得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最美逆行者”的荣誉;作品《战“疫”故事│胡建庚:在平凡岗位做自己的英雄,却成了女儿口中的“骗子”!》获得全国社会办医宣传平台“优秀作品”奖,我院也获“支持机构奖”。这里的每一篇故事都鲜活、立体的呈现了医院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是媒体朋友把这些一线令人感动的故事,写成一篇篇优秀的报道,让更多读者知道了我们。他们要做的是就是把看到、感受到的这一切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感受到。
从医生护士到急救车接线员,从社区流调人员到患者到治愈者……这些新闻动态历历在目,有位和我多年的媒体朋友告诉我说:“在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里,我看到有好多在拼命的人,有些看起来消瘦的身体,在这一瞬间传递出了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看见的,是郑州这座勇敢的城市面对疫病的镇定和从容。”他们做好了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无愧‘记者’二字被赋予的荣光!

这些年医院的新闻经常得到丁香园以及省市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更让我骄傲的是,仅仅2020年医院就上了两次学习强国平台,被媒体报道257次,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成就感。
就像此时此刻看到这里的你
从一个小医院到如今拥有省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医院,这一路走来,华丽蜕变背后倾注了无数人的辛勤和汗水,情怀和追求。作为医疗行业,我们的粉丝群体很可爱,骨病慢性病让他们和医院成为了朋友,“康复之星”的拍摄也来到了家里,跨过一个个村庄,路上看到的是一个个康复者感激的泪目。为了可爱的他们,我们门诊部主任龚晓霞、史丹辉护士长开了抖音账号,有自己的直播间定期进行直播;有的科室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了固定的粉丝群;有的科室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病友进行互动。

让我感动的是,当宣传部牵头做视频大赛活动时,得到了医院大力支持。自视频大赛开赛以来,共收到来22部作品,投票截止阅读2万人次,共收到来自网友投出的15418票。从这些微电影中,我看到了医务人员奋战而伟岸的身影,我领略到了医务人员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人间大爱,我感受到了医务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的荣誉和价值,他们护佑生命、保障健康,他们如同冬日里的阳光给人们一种特别的温暖。

最佳短视频奖(一等奖)急诊科《逆行者》
医院95后高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他们真正诠释着用奋斗拼搏诠释无悔的青春,用责任担激昂生命的力量,用自己镜头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渐渐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我想这些“小朋友们”将会是下个时代的主宰,他们在用心用情去发现英雄、书写英雄、赞美英雄,为全社会树起标杆、立起导向,此时此刻他们也是”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从医院小世界到医院大天地,精医技,修医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医以尽事,闻以化人,人文立院治人心,医学即人学,医病更医心。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各种故事,温暖的,忧伤的,幸福的,低落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呵护百姓健康,既是誓言,更是责任。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人至深感动。不管是医院的家人们,媒体朋友们还是和所有医务人员早已成为朋友的患者们,他们让我学会了安静聆听,用心交谈,在这个不断重复的模板,越来越快的单调节奏中,去发掘、去书写、去讲述。就像时间在医生的日复一日里仿佛隐匿了踪迹。但生命,当每一个天光亮起时好像都能燃起希望。我们守望着城市的每一次心跳,牵挂着城市的每一次呼吸,它风尘仆仆,却不敢卸下疲惫......
但无论是实习时的新闻记者,还是医院宣传,其本质上是“用每一句朴实的话,都在讲述着一个有温度的故事”。或许我们记不得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但这种久违的感动分外温暖。而我一直坚信每一句话,都有它的分量,都让人动容;每一句话,都曾记在心里,再看还是热泪盈眶。
现在我所在的部门是社会服务部,宣传科又是医院诸多行政职能部门中的一个。我们的核心职责,用我们郭院长的话说,就是“讲好医院故事,是医院文化落地的具体展现”。医院里发生的每个动人故事、情感细节,都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能够触动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引发人们对社会、对生命、对很多事情的思考。同时,医院故事也是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一个部分。尤其当下卫生领域的很多改革正在进行中,需要让社会知道医院、医务人员为了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做了哪些工作。
当然,除了我们,还有很多人都是骨伤人故事的讲述者。只不过是他们更有发言权......
就像“陪”我时间比陪家人都久的小伙伴
单单是今年,我们宣传部的小伙伴们经过积极争取,拿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第七批正式成员;在2020年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赛比赛中,协助我院朱含深,肖天齐,高雅慧荣得全国百强!曹玉宁荣获“最具情怀奖”,同时我院获“最佳组织奖”多项荣誉;


针对疫情期间,我们宣传部的小伙伴一直陪着临床一线在郑州“南大门”卡点到凌晨,收集素材拍摄视频,把群众关心的,群众想要的用新媒体的方式展现到大众面前。除此之外,我们也坚持为民众提供科普直播,院长亲自率队上阵,抗击疫情、爱心捐助、直播义诊。
为了更好的传播医疗行业正能量、普及健康科普知识,我们不断扩大宣传力量,由来自临床一线的名医护人员、中层管理干部与宣传部小编们共同组成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新媒体宣传团队,协助直播开展《骨病大讲堂》等,以人人都是宣传员的姿态,共同提升医院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我们的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内涵越来越丰富。当然,我们常常也会因为讨论一个标题“绞尽脑汁”,新颖,烧脑,成了我们编辑小组的关键词,从价值维度对我有用,到情感维度引起共鸣,换位思考,用户思维,提炼出受众关心的点,转化为受众喜欢的形式。
我的每个宣传小伙伴都要像孙悟空拥有“七十二变”,一专多能,也是职责所在。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信仰从来不是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初心从来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靠具体行动来体现。
就像那些怀着赤子之心的同仁们一样
疫情的阴霾还未散去,超强的寒潮又汹汹来袭,疫情防控一线,又有无数的记者朋友们、志愿者们,默默地贡献着他们的力量。很多媒体记者朋友们,和我已经多年的战友,同仁,他们大多是做健康类媒体或专业栏目的记者。他们用手中的笔去记录这感人的瞬间、他们直面困难、真实记录、传递正能量,用笔、话筒、相机,展现记者的责任、担当、奉献。
今年,我们医务科主任胡建庚获得优秀案例征集评比活动“最美逆行者”的荣誉;作品《战“疫”故事│胡建庚:在平凡岗位做自己的英雄,却成了女儿口中的“骗子”!》获得全国社会办医宣传平台“优秀作品”奖,我院也获“支持机构奖”。这里的每一篇故事都鲜活、立体的呈现了医院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是媒体朋友把这些一线令人感动的故事,写成一篇篇优秀的报道,让更多读者知道了我们。他们要做的是就是把看到、感受到的这一切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能看到、感受到。
从医生护士到急救车接线员,从社区流调人员到患者到治愈者……这些新闻动态历历在目,有位和我多年的媒体朋友告诉我说:“在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里,我看到有好多在拼命的人,有些看起来消瘦的身体,在这一瞬间传递出了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看见的,是郑州这座勇敢的城市面对疫病的镇定和从容。”他们做好了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无愧‘记者’二字被赋予的荣光!

这些年医院的新闻经常得到丁香园以及省市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更让我骄傲的是,仅仅2020年医院就上了两次学习强国平台,被媒体报道257次,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成就感。
就像此时此刻看到这里的你
从一个小医院到如今拥有省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医院,这一路走来,华丽蜕变背后倾注了无数人的辛勤和汗水,情怀和追求。作为医疗行业,我们的粉丝群体很可爱,骨病慢性病让他们和医院成为了朋友,“康复之星”的拍摄也来到了家里,跨过一个个村庄,路上看到的是一个个康复者感激的泪目。为了可爱的他们,我们门诊部主任龚晓霞、史丹辉护士长开了抖音账号,有自己的直播间定期进行直播;有的科室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有了固定的粉丝群;有的科室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病友进行互动。

让我感动的是,当宣传部牵头做视频大赛活动时,得到了医院大力支持。自视频大赛开赛以来,共收到来22部作品,投票截止阅读2万人次,共收到来自网友投出的15418票。从这些微电影中,我看到了医务人员奋战而伟岸的身影,我领略到了医务人员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人间大爱,我感受到了医务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的荣誉和价值,他们护佑生命、保障健康,他们如同冬日里的阳光给人们一种特别的温暖。

最佳短视频奖(一等奖)急诊科《逆行者》
医院95后高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他们真正诠释着用奋斗拼搏诠释无悔的青春,用责任担激昂生命的力量,用自己镜头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渐渐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我想这些“小朋友们”将会是下个时代的主宰,他们在用心用情去发现英雄、书写英雄、赞美英雄,为全社会树起标杆、立起导向,此时此刻他们也是”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人至深感动。不管是医院的家人们,媒体朋友们还是和所有医务人员早已成为朋友的患者们,他们让我学会了安静聆听,用心交谈,在这个不断重复的模板,越来越快的单调节奏中,去发掘、去书写、去讲述。就像时间在医生的日复一日里仿佛隐匿了踪迹。但生命,当每一个天光亮起时好像都能燃起希望。我们守望着城市的每一次心跳,牵挂着城市的每一次呼吸,它风尘仆仆,却不敢卸下疲惫......
供稿:宣传部主任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