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辞旧迎新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节日,是最欢乐也是最重要的节日。然而一场新冠状病毒肺炎,让这个“过年”变成了“过关”!
确诊病例数字每天都在刷新,全国各地区疫情在不断变化,这些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们的心。这段时间,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做了什么?来看,中医骨伤人抗击疫情纪实。(我们每天会进行相关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日封面主题:党员魏玲自述战“役”一线的一天!
听说要支援武汉,医院大家庭的微信群里我早早的报了名;前两天接到了去站点执勤的任务。我是党员,哪里需要咱就去哪里!
1月31日,我要值早班,临睡前把闹钟声音调到了最大,担心听不到闹钟的声音,其实是我太多虑……一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等不急闹钟叫我,四点半就迫不及待地穿衣起床,匆匆洗漱下楼,顺利通过门卫的安检,匆忙朝医院奔去。
凌晨五点的郑州寒风瑟瑟,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只有路灯散发着昏暗的光……
我比约定的时间提前赶到了医院,在发热门诊穿好防护服,没有N95口罩,我拿了一个一次性口罩就匆匆上了车。夜班的同事更辛苦,我们必须按照约定时间准时到达。
凌晨六点准时到达南三环站点,接过同事递过来带着体温的大衣很是感动,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项,交接完成,我算是正式上岗了。
医院资源有限,一组只有一个防护镜,我毫不犹豫地把它给了身边90后的小姑娘,她还年轻,花一样的年纪,我是领导我是党员,我必须这样做。室外温度低至零度以下,温度计上都结了一层薄冰,此时双脚麻木疼痛,我开始后悔没有听同事的话穿双层的袜子……
9点过后,返程车辆达到高峰。由于需要测体温,某些地区的返程人员还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双向两车道也无法缓解眼前的困境。车辆排起了长龙,不时有司机不耐烦地按起刺耳的喇叭,没带证件的、某些疫区来的不愿返回的……吵闹声、谴责声彼此起伏……
其中一辆鄂A拍照的车拒不听从交警指挥,把车横在关口,态度强硬骂骂咧咧说我们都是怕死鬼……我却无暇顾及这些,车辆排的像长龙,我的工作是快速让没有问题的人迅速通过,他们的亲人也在等他们回家……
中午的午饭匆匆扒拉了几口,没有敢喝水,因为防护服实在不方便,厕所也离的远,更是为了节约时间。中午的太阳居然有点火辣,由于说话太多口罩里都是水,基本2个小时都得更换,摘掉后能抖一地水,此时加上温度升高,防护服不透气,身上和脸上都是汗,我在一天内体会了什么是冰火两重天……
这就是我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简单缩影。作为医护人员,作为党员,无论何时何地我一定遵守对党的承诺,疫情面前,身先士卒,共克时艰,期待这场战“疫”的早日胜利!
日常工作中的魏玲护士长
魏玲,颈肩腰腿疼中心护士长。主管护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共党员,毕业于新乡医学院。2006年来院工作至今,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多次被评为绩优员工,星级护士。发表专业论文数篇,曾获得郑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工作中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有进取精神。工作中始终把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放在首位,擅长临床各种骨伤科疾病的护理。
供稿:颈肩腰腿疼中心护士长魏玲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