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很多人对它可以说是十分的熟悉。如果正确对待它,患者能够很容易的控制症状,从而正常的生活,但如果所作所为不正确的话,就很有可能给患者带来危险。所以,在聊起高血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楚高血压症状的一系列认识误区,从而达到知己知彼。
近日,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内科盛国法主任做客《健康新郑州》,和我们一起探讨高血压的认识误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视频播出时间:郑州电视台四频道,每周日首播18:00,每周一重播,6:45,9:30,13:20,15:30。)
《健康新郑州》录制现场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
什么是高血压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一日三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
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1、长期吸烟
2、大量酗酒
3、超重肥胖
4、高盐饮食
5、缺乏运动
6、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者
7、父母有高血压病者
70-80%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有以上情况者,建议每6个月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有哪些表现?
头晕、头痛、眼花、失眠等,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以上症状,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危害。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血管损害等,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发生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
目前,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人们对高血压仍然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必须澄清这些错误观念,科学规范地防治高血压。
有哪些高血压认识误区?
1、凭感觉用药
有些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可以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完全吻合。高血压病之所以被称为“无声杀手”,就是因为它症状隐匿,一旦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将为时已晚。
2、等严重时再吃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尽量不吃药。这是错误的观念,降压药并不会产生耐药性,相反,任由高血压病进展是十分危险的,不受控制的血压将持续损害您的身体健康。
3、随意换药、停药
有些患者只要血压控制不稳定,就立即换药或跟风吃药或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因此自行停药。其实,高血压只能通过综合治疗控制血压,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不受控制的血压将持续损害您的身体健康。
4、只要吃药不监测
部分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将可能需要增加药物剂量以控制病情。
5、服药不看结果
一些患者觉得只要按时吃药血压就一定会正常,不再定期监测血压。其实,人体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最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吃药时间也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如果血压或高或低,就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6、不去医院,自行开药
一些朋友不按医嘱服药,根据亲属推荐或百度推荐用药,甚至偏信民间的“好药”,或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这些做法都十分不安全。降压药有五大类,数十种,每一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特点都不尽相同,盲目使用将适得其反。因此,在选定药物时一定要遵从医嘱。
7、降压越快越好
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降得越低越好?其实不然,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即是4~12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因此,我们要坚持平稳降压。
8、过分关注血压数
一些朋友过分关注血压数值,频繁调整降压药,如此一来,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血压居高不下,因为精神因素也是血压变化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病患者应放平心态,养成定时检测血压的习惯即可。
9、盲目求助“灵丹妙药”
很多朋友相信非正规医疗机构所谓的“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甚至不惜重金求“祖传秘方”、“民间偏方”,想要彻底脱离高血压的困扰。目前来看,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盲目追求“灵丹妙药”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可能上当受骗,甚至耽误病情。
10、迷信保健品
保健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并不具备明确的、可循证的疾病治疗作用。这些办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单独依赖他们很难达到治疗目标,千万不可过分追求“不打针不吃药”,以免耽误病情。
中医治疗高血压观念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为机体气血阴阳失调的结果。一个健康的人,气血阴阳处于平衡状态,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把血压调整到正常范围;中医治疗高血压重在“调理”,通过中药的寒热温凉或其他非药物疗法(如针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太极拳、八段锦、降压操等),恢复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比如针对气血不足,应该是补气养血(恢复气血失衡),从而提高自身的愈病抗病能力(或者说调整能力),使升高的血压或波动较大的血压趋于平衡。
中医治疗高血压优势
中医治疗高血压虽然不如西药服用方便,降压幅度也不如西医明显,但是在以下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
第一,新发现的轻度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高血压前期患者,或更年期高血压,血管硬化尚不明显,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可配合中医药调理一段时间,血压多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然后辅以中药代茶饮等方法,延缓高血压发展、推迟服用西药降压药的时间;
第二,血压不稳定、波动较大的患者,中医药可以针对患者不同体质和证候特点,充分发挥调整机体恢复平衡的优势,减少血压波动;
第三,临床症状较多(如头晕、头胀、失眠、便秘、心慌、腰酸、耳鸣…),或服用西药有一定副作用的高血压患者,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整体不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中医特色治疗
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气功导引、足浴、药枕等。
向下箭头分割线GIF动态
精彩继续,敬请关注!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和郑州电视台充分利用微信、移动客户端及视频等媒体方式,将继续联合打造这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专题节目,坚决响应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践行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专家简介
盛国法,内科主任,主治中医师。现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擅长诊疗:主攻方向为高血压病(头痛、眩晕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擅长运用中药及中医外治手法调理高血压及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危重疾病的治疗,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梗塞、脑出血等。而且对中医药治疗反复咳嗽不愈、失眠等也有良好临床疗效。获省市科学技术成果奖各一项,发表论文2篇。
科室简介
内科成立于2017年4月,院内重点科室,设医院住院部一楼,病床18张,病区整饰一新,清洁明亮,开放电视及空调,24小时热水、开水供应,设中心供氧、心电监护、负压吸引系统和中心呼叫系统。有医护人员13人,其中级职称2人,研究生2人,主要收治病种以心血管、内分泌、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为主。
对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诊治疗富有经验,例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消化道溃疡、肝胆疾病、胰腺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哮喘、呼吸衰竭、脑中风及中毒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