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四科护士长
大家好,我是骨关节四科护士长陈雅娟,今天带大家走进养生大课堂,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养生之道——胆经排毒穴。
十二时辰养生(一)——子时
子时:胆经当令(鼠)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脑筋清楚,精神和面色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精神和面色发青发白,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所以此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现在人每天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运动,全身毒素无法排出,那么除了吃一些排毒的食物以外,平时做一个动作也可以排出毒素,睡眠变好,还可以瘦腿。那么这动作呢就是敲胆经。
具体方法是站立或者坐在椅子上,从臀部开始敲,顺着膝盖的方向敲,敲胆经再加上适当的早睡,血就会多起来,人体就会有能力进行调节。胆经上有四个重要的穴位。
环跳: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功能作用:健脾益气、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环跳穴有疏经通络、强腰益肾、驱风散寒的作用。
风市: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平线上9寸。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常用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及脚气的治疗和保健。
中渎:中渎穴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功效作用:疏导水湿、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膝阳关:正坐屈膝时,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就是膝阳关穴即: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缓解治疗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这四个穴位要重点的敲,胆经远不止这么一段,但你敲这么一段就足够了,两腿都要敲,一般一天敲100到200下,老年人要减量,晚上八点以后不能敲。如果非要严格一点的话,一般不要在饭后敲就行了。因为饭后大量的血液都去消化去了,敲胆经会胃部消化不良。
敲胆经主要是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注意事项
敲胆经要敲两条腿,要不然一条腿细一条腿粗就不好啦。中医有句话叫做离经不离穴,所以敲胆经只要敲得大腿外侧的胆经有点发热,发麻就可以达到刺激的效果。
办公族可以利用工作间隙,坐位时敲打,也可以坐在床上伸直双腿用空拳去捶打大腿两侧,但是也要注意有下面一些情况不适合敲胆经哦:
女士们在月经期或怀孕期间不适合,有些人血气较低,微血管较为脆弱,敲打时有可能会出现瘀血,这是要暂停敲打,当瘀血消失后再继续。
最后提醒股骨头坏死患者,也可以经常敲胆经哦。
科室介绍
骨关节四科是河南省、郑州市骨坏死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病医院重点特色专科,中国民间组织国家交流促进会常委单位。本科拥有优秀医护人员共25人,是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医疗队伍。现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8名。专业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本科开放床位57张。本科独创“肌筋膜-经络”理论应用于临床,主张中医辩证施治,治本与现代康复相结合,采用中医中药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股骨头坏死病友已有6782人从我科治疗康复后,走上工作岗位。本科同时治疗肱骨头坏死、足距骨坏死、手舟骨、月骨、全身多发骨坏死骨、骨梗死等,对于髋关节关节炎、髋关节滑膜炎、骨髓水肿综合征、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疗效显著。
本科采用内服药物,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突出个体化治疗,“一人一方”,并应用我院研制国家三类新药国药准字号药物:丹郁骨康丸,院内制剂骨病回生丸、骨蚀再造丸、补骨丸等。外治方面,依据中医子午流注法,本科独创“时辰给药法”,引用秘方神效骨愈合膏,采用定时给药方式治疗,极大缓解病友痛苦。结合冲击波(促进坏死骨吸收与新骨的生成,缩短骨坏死病程)、股动脉灌注(贯通股骨头供血血管,打通阻塞血管,增加股骨头供血,加速康复)、骨坏死药酒外敷、中药封包治疗、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腹针、电针、火针、银质针、刃针、经筋治疗术、针刀镜微创治疗、艾灸、督脉灸,各种手法点穴、理筋,骨创伤治疗、中低频电治疗,院外采用外贴骨病活血膏治疗等等,快速促进骨质修复,恢复关节功能,使患者早日康复,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科室电话:0371-66787061。